招生条件CONDITIONS OF ENROLMENT
【南方日报】力争跻身国内高校 综合实力50强
邱学青。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摄
疫情之下,昔日繁忙的大学校园安静下来了,而邱学青每天依旧安排得满满当当,一刻不停。
履新广东工业大学校长4个多月来,他以科学家的求真劲头,调研了下属60多个单位,走遍了校园每个角落。
先在清华大学学习,后到华南理工大学学习工作,并担任了12年副校长,邱学青谙熟老牌理工科大学的办学规律。很多人在观察,这位两次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的工科学者、长期在“双一流”大学担任管理者的新校长,将给广工带来什么“化学反应”?
“今天你们来采访,刚好我可以交‘答卷’了。”近日,邱学青接受南方日报独家采访时开门见山,热情十足。他熟练地盘点了广工的“家底”,分享了给自己下达的“任务书”:倍增在校研究生,加速推进“医工结合”,新建科技大楼、大学科技园,5到10年稳居国内50强、世界500强……谈及广工的未来,他充满期待:新目标要从憧憬变现实,关键在于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,扎扎实实做到“广东需要广工,广工离不开广东”。
南方日报记者 吴少敏 姚瑶 通讯员 黄学茭 黄华利 卢迪
做好大学校长关键在“用心”
南方日报:您长期在老牌理工科大学学习工作,应该对广工再熟悉不过了。此次从“中央军”到“地方军”,对这所省属工科大学有什么新印象?
邱学青:以前,我和广工有一些科研交流合作,知道这所学校工科特色明显,科研成果接地气,有力地支撑广东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去年12月30日到这里工作,走访了60多个单位后,我对它有了“大、实、特、快”的新印象。
“大”在于校园之大。校园面积大,不仅是广州大学城中校园面积最大的学校,还有东风路、龙洞、番禺、沙河4个校区,形成“一园四区”的办学格局;对广东的贡献大,是招收最多省内户籍本科生的高校,93%毕业后扎根广东。
“实”在于大学精神。有“求真务实”的精神品质,广工人做人诚实、做事实在,用人单位给学生“听话、出活”的评价。
“特”在于特色明显。工科很强,产学研合作经验做法得到全国关注;重视学生创新创业,校内有2万多平方米的创客空间,进驻了100多个团队。
“快”是发展速度快。每10年迎来一个飞跃节点,1995年多校合并,强化了工科门类;2004年进驻广州大学城,扩大了办学格局;2015年整体进入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,跑出了“广工加速度”。
南方日报:到广工之前,您曾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校长。怎样的大学校长才是一名好校长?
邱学青:大学校长既是社会主义政治家,也是教育家。到广工那一刻起,学校发展好的,我感到自豪;不够好的地方,我有责任去改进提升。
做一名好的大学校长,我想,关键是“用心”。要用心育学生,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;用心对教师,让他们获得充分尊重和广阔平台;用心谋发展,努力推动学校综合实力再上一个大台阶。
“对内练功、对外提升”
南方日报:在国家“双一流”、广东“冲补强”的推动下,兄弟高校你追我赶,势头很猛。此次深入调研,您怎么判断现在广工的发展坐标?
邱学青:广工正处于上升发展的好时机,但船到中流浪更急、人到半山坡更陡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广东创新驱动发展加速高等教育发展,广工要有充分的危机意识,如果进步慢了,就意味着退步。
南方日报:广工新的志向在哪里?
邱学青:经过5到10年的建设,广工能够成为一所工科优势明显的特色鲜明、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。
南方日报:您刚说,进步慢了,就是退步。具体的目标呢?
邱学青:我期待,5到10年后,广工综合实力大幅提升,进入全国高校前50名、世界前500名;有8到10个学科进入ESI前1%行列,工程学科进入前1‰;在国内学科评估中,有3到5个学科跻身A类行列。
南方日报:这些目标不算小,实现起来有没有压力?
邱学青:有压力,但更有信心,要做到“对内练功、对外提升”。对内练功,就是要凝心聚力,优化资源配置、推进精细化管理、做好服务工作,让师生员工有主人翁意识,有拼搏、有干劲、有获得感;对外提升,就是要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,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、支撑广东创新需要的水平,真正做到“广东需要广工,广工离不开广东”。
5年后在校研究生实现倍增
南方日报:您有丰富的“双一流”大学管理经验。大家很期待,您会给广工带来什么新的“化学反应”?
邱学青:大学不仅在“大”,更重要在“学”,主要包括学生、学者、学术、学习与学风。我计划推行“七星映月”治校计划,从人才培养是根本、科学研究是重点、学科建设是龙头、队伍建设是关键、学风建设是灵魂、改革创新是动力、制度建设是保障7个方面入手,全面推动广工的发展。
一所大学要成为常青树,就要把人才培养摆在首位。我们将坚持立德树人、铸魂育人,培养有家国情怀、有国际视野、有坚实基础、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。大学培育人才要像种树一样,根扎得越深,越是枝繁叶茂。
南方日报:广工是招收最多广东户籍本科生的大学,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吗?
邱学青:我们计划在创新创业、校企合作的优势基础上,进一步打造人才培养的“广工模式”。比如,加强“工科通识教育”,让文、理、工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提升对前沿知识的敏锐度,培养他们主动捕捉跨学科交叉点的能力,这对学生创新创业的培养及以后的工作都大有裨益。
南方日报:这几年,很多大学都在扩招研究生。广工建设特色鲜明、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是否有同样的需求?本科生还会扩招吗?
邱学青:本科生不再大规模扩招。现在在校研究生数量、本科生升学比例都偏低,而建设高水平大学,研究生是科研的生力军,我们需要加快补齐高层次人才培养的“短板”。
因此,我们争取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,用5年时间从现在9000人翻一倍,提升至1.8万人的规模,争取早日启动工程博士的培养,5年后达到400人左右规模。同时要增加推免比例,尽快搭建本硕、本硕博直升通道,让更多本科生搭上升学“直通车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十分欢迎更多企业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,共同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。
教师队伍规模会适当扩大
南方日报:很多人知道,您曾在华工担任多年的人事处处长,并成功推动人事制度改革。在广工,您将如何“用心对教师”?
邱学青:人才是第一资源,教师是广工发展的关键。
我认为,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是重点,要设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广工,我们正在努力创造条件,给人才好平台、好环境,让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。人才评价还要进一步破除“唯论文、唯职称、唯学历、唯奖项”。广工是工科大学,有些老师发论文不多,但是产学研做得好,行业认可他们;有些老师课上得好,学生喜爱他们,所以我们要优化机制,让这些做得好的老师获得充分认可和鼓励,让不够尽心尽力的人感到有压力。
总之,我们会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,找准问题,精准施策,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,提升老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南方日报:大学要发展,规模要扩大,老师数量是重要指标之一。教师队伍会继续扩大吗?
邱学青:我们会进一步吸引人才、稳定人才、精准引人,让人才发挥更大作用。我们定下了目标,要重点建设一支规模适度、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,计划5年内再增加300人,达到2500人左右的师资规模,并扩大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规模。
“医工结合”是未来发展增量
南方日报:人才的加盟,教师的增加,必定要求办学空间扩大。广工入驻广州大学城以来,没有大的基础设施建设,是否面临发展空间瓶颈?
邱学青:这几年,广工进行高水平大学建设,引进600多名高层次人才,确实面临科研空间不足的问题。但并不是说,广工没有发展空间了,而是需要进一步优化。我们拟在大学城校区建一栋科技大楼,集中高精尖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室,缓解空间压力,提升科研实力。
南方日报:办学空间增加了,广工的学科建设会有新突破吗?
邱学青:广工的多领域科研优势可以运用在医学上,尤其是这次疫情让我们明确,“医工结合”是未来创新发展的增长点。疫情发生以来,广工科研团队与企业紧密合作,携手科技抗疫,研发用于口罩生产的纳米纤维滤膜,技术赋能让口罩机产能大幅提升,还有团队研发电子听诊器、心电图机运用到救治一线。这些好消息令广工人振奋,也让我们看到工科院校与医学领域合作的巨大潜力。
南方日报:广工现在没有医学院、附属医院,如何做好“医工结合”?
邱学青:“医工结合”决定我们要走一条有别于传统高校办医学学科的路子,我相信条件成熟了,广工也可以有自己的医学院、附属医院。
创造服务地方发展的“广工模式”
南方日报:广工多年来一直强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把创新成果转化在南粤热土上。接下来如何把这张名片擦得更亮?
邱学青:“与广东崛起共成长,为广东发展作贡献”已经是广工响当当的名片了,我们在全省有11家技术创新研究院,服务了近6000家企业,下一步要通过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来驱动发展。
我们计划“做强高峰,补齐短板”,巩固提高传统优势学科,如机械、自动化、材料、化工等,同时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和新工科,如环境、集成电路与微电子、互联网+、大数据+、人工智能、工业设计、医工结合、管理。
南方日报:您长期研究造纸废液中的木质素,成果已广泛应用到广州地铁等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中。大学的优势学科、优秀成果,怎样跟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起来?
邱学青:广工科研创新成果转化要产生质的飞跃,必须有大项目、大成果、大合作。像陈新书记团队牵头完成的成果“高端电子制造装备高速高精点位操作的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”,去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,这一大成果服务企业千余家、产生社会效益数亿元,为我国电子制造产业的高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广工需要更多这样的大项目、大成果、大合作,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突出贡献。
同时,我们还会打造一座连接校内科研成果与校外企业需求的“新桥梁”,把沙河校区升级为广工首个大学科技园,3万多平方米的科技园可以入驻校内科研团队、校内科创人员,输出更加澎湃的创新动力。
南方日报:不仅是输出技术、人才,广工正在揭阳“复制”一所大学。进展怎样?
邱学青:办好广工揭阳理工学院,是省委、省政府交给广工的使命,我们必定集全校之力办好。结合广工的优势学科和揭阳产业特点,这所大学将以地方需求为导向,开设人工智能、石油、微电子等专业,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
前几天,广工揭阳理工学院启动招聘18名二级院长和专业负责人。接下来我们还将派出超100名骨干教师,全力支持办好广工揭阳理工学院,让粤东地区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大学。
网址链接:http://epaper.southcn.com/nfdaily/html/2020-04/22/content_7879518.htm
招生流程THE ADMISSIONS PROCESS
报名流程
① 报 名:可登陆网上报名通道进行网上报名;
② 面试申请:持身份证或户口本、毕业证、照片到项目招办参加报名面试。
③ 面试体检:按照预约时间到学校进行面试体检。
④ 通知书发放:经审查合格后,择优录取,额满为止,开学凭录取通知书报道(详情见入学须知)
⑤ 开学时间:请按通知书上规定时间报到。
备注:五官端正,肤色好,身体健康,身材匀称、性格开朗,举止端庄;身高要求:女身高要求162-176cm;男身高要求170-185cm;体重要求:体重(kg) =[身高(cm)-110]±[身高(cm)-110]×10%;视力要求:眼球无变形,无色盲、色弱、斜眼,矫正视力1.0以上;